王烁:走出去和走出来是相辅相成的,伦敦奥运会为两国企业在各自市场上,在对方市场上的拓展提供了哪些机遇,在追逐这些机遇的时候,又要注意哪些已有的和潜在的风险和挑战?
在座的四位发言人都来自企业界或者服务于企业界,必然有很多宝贵的心得。他们其中许多不仅有走出去的经历,也有引进来或者服务于引进来的国际企业的经历,让我们先听听Neil Banks的看法。
Neil Banks:下午好,我叫Neil Banks,我现在在上海工作,同时我也在英国工作,我有25年银行方面的经验,我也知道英国的经济,所以我想把我的这些经验跟大家分享一下,我也跟大家谈一谈我在上海的一些工作,我在上海的工作和欧洲的业务有关,主要想跟大家说一下,我们汇丰银行企业银行部的一些工作。我想汇丰银行有很广阔的业务。你们知道汇丰是一个国际知名的银行,我们的业务非常广泛,是非常大的一个业务。我们在上海的业务,我们有这样一个团队,我们主要是关注于我们欧洲一些业务的大客户,关注与欧洲大客户在中国的业务,也特别关注于上海的业务,我们总共有800多个这样的欧洲业务。这些欧洲业务都和中国做生意。其中有一半是来自于英国。今天我主要想跟大家谈的就是,在中国做生意主要的挑战,我会跟大家分享一些我的经验,这里跟大家分享一些我的观点。我会谈到一些中国的经验,也会谈到一些英国的经验。对于英国的企业来说,你们如果在中国做生意的话,你们会和欧洲进行比较,我想对英国企业最大的挑战,也就是要实现规模。 前面David Percival也谈到了,今天英国并不是一个制造的经济体,它已经是一个创意的经济体,比如生物、医学都是非常发达,研发也非常强大。还有美国、德国在制造业方面非常成功,但是英国不一样,我们更关注于创意,这主要取决于在不同的发展阶段,所以这是第一个挑战,也就是英国的企业应当实现规模。我们看到在中国有很多大的英国企业,他们非常的成功。
第二,英国企业必须要充分展示他们的智慧。 比如说我们看到中国有十二五规划,根据中国的十二五计划,英国的企业必须要关注这个计划,英国的企业也对此要感兴趣,特别是七个重要战略领域。对于英国的企业来说,他们可以更关注于十二个五年计划当中的七战略领域,英国的企业可以抓住很多的机会在中国进一步的发展。
第三,一旦英国的企业在中国达到了一定的程度规模,如何保持这个规模,比如说在铁路行业,制造业,或者是建筑业相关。如何在实现了规模之后,如果遇到了这种下滑,如何能够进行调节,来克服困难,能够在这个下滑的过程当中顺利渡过。这当中有很多的挑战,比如说企业赚到很多的钱怎么样把钱返回过来,这块我们可以帮到大家。
我们也可以帮助到中国的公司,如何进入到中国,把相关的利润进行遣返,这是双向的,怎么在中国打交道,做生意,这都是双向的。这些机会包括发票、价格体系,到底是以人民币计价格还是怎么样,我们从我们银行解决方案来讲,我们有自己的一套解决体系。
另外对于人民币国际化以及人民币证券市场,汇丰银行除了有挑战,在未来的机遇是更大的,我们未来会在这方面加强工作,会鼓励我们更当的客户,用人民币进行结算。包括在英国境内的一些领先的公司,我们会鼓励他们在伦敦的交易所,或者伦敦的金融平台用人民币进行交易。
总的来说,怎么样实现我刚才所说的这一切呢?实际上这是比较有趣的,因为汇丰银行之前和最近刚刚做了一个研究,有一点就是说,全球的贸易将会在未来五年取得重新的平衡。什么意思呢?比如说,像中国,可能在未来不再是以出口为导向,他会开始大量的进口。我想这个应该是所有关联各国和利益各国应该好好考虑的一个机会了。在提升中国总的贸易量水平的情况下,削减出口,增加进口,这无疑是改变贸易平衡的一剂强心剂,对于这些邻国公司,如何能够抓住这些机会,以及怎么样来分析中国当局的决策,在这个过程中,怎么样能够让英国更多的贸易、货物出口到中国,同时我们也看到越来越多的中国方面的投资来到英国,怎么样取得这种双赢的局面,这都是我们要考量的。
王烁:对于英国企业在中国有三种挑战,第一个挑战是读懂十二五计划纲要,其他两个挑战都跟获得规模和保持规模有关。我想正好第二位发言人王雷在这方面有很多想跟大家分享的东西。他来自英力士,世界第三大化工企业,至今为止的历史13年的时间,在英国也好,来到中国以后,他的发展,他获得的规模的速度都是惊人的,下面有请王雷。
王雷:大家下午好,我想跟大家分享一些英力士集团的经验。首先,我希望能够借这个机会向大家介绍一下我们公司。可能很多人从来没有听说过英力士这家公司,这家公司很年轻,我们只有14年的历史。我们是全球领先的的石油化工生产商,作为一家专业生产和销售石油化工品,特殊化工品和石油制品的跨国集团,英力士集团拥有15个业务集团和15,000名员工,年产逾5千4百万吨化工产品和2千万吨石油产品。在全球20个国家中拥有76个大型石化生产基地。2011公司的销售收入约435亿美元。从销售额可以看得出我们公司的总量很大。 我要说的是,很多的英国公司,传统上给人的感觉就是高科技、高金融领域,或者说金融导向的高科技的这种包装的,但是我们是一家生产石油化工产品的公司。还想跟大家分享的是,我们英力士在根据今天的专家小组讨论合作和共赢方面,我们的一些经验。2011年英力士集团和中国石油在欧洲组建了贸易和炼油合资公司,以开展与苏格兰格兰杰莫斯炼油厂和法国拉瓦莱炼油厂相关贸易和炼油业务。中国石油支付了超过10亿美元的现金以获取合资公司的股份。此合资公司的设立对中国石油在全球范围内优化资源和市场配置具有重要意义,也符合中国石油在欧洲搭建更广阔贸易平台的战略。对英力士集团而言,成立合资公司将为炼油厂提供进一步投资,增强其在欧洲市场的竞争力。
再回到中国方面我们要说有关石化专利技术转让,英力士集团在全球拥有9个技术研发中心,拥有广泛知识产权和几千项专利,迄今为止英力士集团在中国的专利技术转让可生产超过一千万吨石化产品,到2013年,在中国约三分之一的聚乙烯产品是用英力士的专利技术生产的。 我们已经在上海成立了英力士中国总部,并从事亚太区的贸易业务。中国的上海总部负责整个亚太地区的贸易和结算。我想在未来中国将会进口越来越多石油化工产品,特别像英力士这样的化工行业的领先者,我们将会充分利用自己独特的一种区位优势以扩大公司业务。除此之外,我们也可以依靠上海的总部,来更好的解读“十二五”规划,并把其打造成一个亚太区的贸易中心,结算中心和物流中心。我相信随着上海成为未来的金融中心和贸易中心,将会有越来越多的公司将其亚太区业务转到上海来以进一步拓展其区域业务。
王烁:我总结一下,第一是找对合作伙伴,第二是争取跟政府的政策同步、协调,能够从中得到政府的支持。接下来要讲的是另外一个故事,他是一个规模不算大的公司,他输出的也不是化工产品这样一个传统的行业传统的产品,他输出的是创意,他输出的是到英国,输出到奥运会这样一个舞台上,我们听听他的故事。
季斐翀:我来自水晶石数字科技股份,我叫季斐翀。主持人邀请我来参加这个会议,我看了主题是叫中英贸易的高峰论坛。我也是一样先介绍一下水晶石主要做的工作。我们主要是为企业或者政府或者其他的一些组织提供基于一些新媒体的数字内容,这个是我们主要的一个工作。
服务的行业有地产、建筑、城市规划包括展览活动以及其他的一些商业领域,类似于汽车、医疗等等,我们主要是为他们提供基于新媒体的展示,或者说,活动的一些 内容方面。应该说,公司在08年奥运会的时候,我们成为了08年北京奥运会的赞助商,成为北京奥运会的图像共赢服务商,我们主要做的工作可能给大家印象会比较深的就是奥运开幕式当中所有的卷轴以及体育场中所有的这些多媒体的影像全部由我们提供。包括2010年在上海的世博会我们也做了大量的工作,其中最重要的是,世博会中国馆当中有一幅会动的清明上河图,这个也是我们全部承制的。
公司为什么要去伦敦,要去参与伦敦的奥运会,以及我们从中获得了一些什么。实际上用我自己的感受来说,伦敦奥运会对我而言实际上是个比较突然的事情。在伦敦奥运申办之前,我们在伦敦已经开展业务了。但是当时的业务其实并不大,我们只是在那边设立了一个很小的分公司。其目的是因为我们有很多来自于伦敦的建筑事务所是我们的客户,我们为了贴近客户服务,所以我们在当地设立了一个办公室,当时主要是在那边承接一些业务,然后在国内制作。应该说,伦敦奥运申办成功之后,应该说把我们整个的节奏就全部打乱了。所以到目前为止,我可以介绍一下我们是大概用1000万英镑的服务,来成为伦敦奥运会的图像设计赞助商,应该说这个节奏打乱以后,我个人而言,如果纯粹从投资的角度,我到目前为止我不能判断它是一个成功的投资。因为如果说是想从奥运会上获得我们的回报,我觉得是几乎不可能的。当时我们之所以董事会在讨论是否赞助伦敦奥运,当时我们有一个很朴素的想法,这个很朴素的想法是,我们服务过了北京奥运会,因为北京奥运会是一届在中国本土的奥运会,一家中国的供应商提供创意服务的这么一个供应商,在中国证明了自己,我们更希望的是,我们能够得到更大范围的证明。恰巧,下一届是伦敦在举办奥运会,大家也都知道伦敦是创意之都,我们希望如果我们能够服务好伦敦奥运会,也就是说我们可以得到全世界第一流的创意产业的承认,这个就是我们当时最朴素的一个想法。而且同时我们公司也有自己的所谓的国际化的战略,但是我们的国际化的战略更多的是依托这些大型的事件。也许每一个城市在举办奥运会的时候,他其实都是陌生的。因为你无论是这个国家举办过几次奥运会,在当时举办的时候这群人一定是陌生的。恰恰是服务过奥运会的团体或者是企业他们对奥运是熟悉的。所以我们希望借助奥运这条路能够走的更远。
同样的,我们也是另外一条路线是沿着世博会的路线再往前走,我们刚刚在巴黎国展局旁边设立了我们的分支机构,希望在世博会这条道路上走的更远。但是确确实实我们也遇到了不小的阻力,这个阻力是来自于一个是毕竟一家中国的企业如何去理解英国的文化,因为我们所有提供的服务,包括像场馆的演示,包括像所有吉祥物发布的影片,火炬传递仪式,所有需要的影像内容,比赛期间所有场馆大屏幕当中所需要的内容,以及这里面最重要的一部分就是开幕式里面所有的影像,我们在伦敦的团队正在日以继夜的赶工,就是为了这个开幕式。如何去理解,因为在创意层面它并不是一个标准产品,你如何去理解当地的文化,如何能够让对方能够接受,如何能够听得懂总导演的想法,这对于我们来说是一个挑战。第二个挑战就是,我们如何用当地的创意人员,因为我们在伦敦的团队实际上是一个混合的团队,既有来自中国的,也有在当地的,如何让两个团队能够共同工作,能够交流,这也是一个我们遇到的难题。同时,我们也是会遇到一些来自于业界的质疑,也就是说一家中国的公司如何能够做好这些事情。所以应该说,我们到目前来说这条路还只走了一半,因为开幕式没有开,我永远不敢说这件事情我们是成功了的,只有开幕式成功了之后,我们才能叫做成功。
从另外一个角度我们也思考了一下就是说,实际上伦敦对于水晶石而言,应该说并不是最后一站。如果说我们需要从英国当地获得大量的公司的业务的话,我认为我们宁愿在中国做生意。因为在中国大家知道,尤其是去年下半年,我们从国家政府层面提出的关于文化大发展的思路,其实在中国我们有的是生意可以去做。所以我们在伦敦的这一次投入并不是说看中的是我们在英国要获得多少业务,而我们看中的是伦敦作为一个国际化的都市,作为一个世界的金融中心和创意中心,实际上是为我们打开了另外一扇大门。也就是说伦敦这一站,我们如果在伦敦奥运会也好,在伦敦也好,水晶石可以立住脚,可以通过自己的工作去证明了自己的实力和能力的话,伦敦将会给我们展现一个更大范围的舞台。所以这个对于我们来说可能是意义更重大的。
我们想明白这一步以后,我们开始意识到,我们对于这次伦敦奥运会的投入到底意味着什么,我们之前讨论过。可能我们在伦敦当地这笔投入我们很长时间都收不回来,如果从当地市场的话。实际上如果通过伦敦能够获得更广泛的全球市场,对于我们而言,这个价值将是巨大的。所以有了这个战略以后,实际上我们的这个投入,我们自己心里就会好受多了。所以这个应该是我们的想法,其实我们真的不是一个大公司。但是可能我们在这个行业里面,我们还算做的不错。我们也希望就是,虽然这个公司并不是赚很多的钱,但是从做的事情上,能够给全世界有所改观,就知道我们中国人可以输出的并不仅仅是简单的加工品,也可以输出我们的头脑,输出我们的创意,输出我们的理念,这是我们希望能够做到的。
王烁:季斐翀刚才讲了好长的一段,就讲去伦敦做这件事情,在奥运会这个舞台上有一个展现。本身在财务上不见得是非常的合算的,但是即便如此,他仍然希望自己来到伦敦这个创意之都,在激烈竞争的市场中能够对自己有一个全面的考验,如果这个门槛能够迈过去,相信就能打开全球市场的大门。我觉得这个想法是很值得赞赏的一方面,另外一方面我觉得也有一些还没有做实的因素在里面,还有待未来实际情况的展现。
华为在英国已经跟踪了很多年,华为是一家很大的公司,在英国的投入非常剧烈。对于华为来说,英国的电信市场就像英国的创意市场一样,同样是一个竞争极为激烈,创新每天都在发生的一个市场,也是对企业对参与者考验极为严酷和全面的一个市场。华为在这个市场中,他的基本策略是什么,他的目标是什么,请Reinhard Waehlen讲一下。
Reinhard Waehlen:非常高兴能够跟你进行这样的交流,我是代表华为的。我其实是德国人,从我的名字可以看出来我在中国工作,明天为止,我就在中国工作两年了。我们主要针对140个国家的业务,在我们的公司内部我们有业务来自140多个国家,我们总共有14万5000的雇员,我们为全球2/3的人口提供服务。我们真正是非常大的一个全球性的企业。我想对很多中国企业来说,我们好好考虑一下我们的名字,我们要好好考虑一下我们的来源、源头,我们看一下,我们在中国的年度投资,总共是74亿欧元,这是在过去几年一直是持续这样非常高的投入,在2020年人民估计这样的投资,将达到1.6兆亿欧元。所以可以看到,在欧洲来说,在整个的投资当中,可以获取很多的机会。我们可以看到华为在欧洲对英国是一个非常大的投资公司。 我们在贸易,我们在交易,还有在技术方面我们都有很大的作为。特别是我们有这样的超速的宽带。
我们知道全球欧债危机非常严峻,改变了全球的情况,我们可以看到这样的危机需要认真的对待。我的部门有800个员工,70%是本地的员工,明年我们的目标达到1000名员工,保证70%的本地员工率。我们也尽可能的让这些员工来到中国,同时,也希望中国的员工也到英国去,来进行这样的员工交流。了解彼此的文化,更进一步的理解对方,加强关系,我认为这种关系交流是非常重要的。我们公司的员工来自147个国家,所以我们是说各种各样的语言。在英国我们可以看到有各种各样的语言都在进行交流,所以有的时候我们可以看到英国真正是一个全球性的国家。对于我们来说,英国是一个全球非常重要的经济体,不仅从全球来看,从欧洲层面来看也是如此,我们可以看到欧洲人受过很良好的教育,欧洲的大学都是非常杰出的大学。我们和英国的八个大学有合作关系,进行研发。在过去,我们在今后、未来也会继续进行这样的和大学的合作。我们在教育、研发方面都有很明显的合作。我们在今年的1月份,有这样的研发中心成立了。我们还有一个全球的LTE产品,一个设计的中心。这个设计中心也会在伦敦,这个是上周做的决定。我想我们这样的研发的机构,可以充分利用大学的力量帮助我们进行设计和研发。这就是我们的战略部署。前面也说过了,会增加我们的员工人数,从800增加到1000,今后我们也知道,我们还要有更多的,我们会在欧洲进行直接的雇员,还有一些非直接的雇员,所以我们雇员会更加的多元化,所以在不久的未来,我们会有这样的企业业务。现在很多的企业都是小型企业和中型企业,我认为这种中小企业,对于英国来说也将是今后的一个特点。在过去英国也有很多的大公司,在德国有很多的大企业,当然也有很多的中小企业,德国的中小企业也很强大。英国也是大企业居多,但是在今后会看到有更多的英国中小企业的出现。比如我们这里有一个使命,在今年9月份我们有一个论坛,我们会邀请那些中小企业参加这样的论坛。我们会选择一些中小企业,我们会给他们提供很好的机会,帮助这些企业在中国建立业务,也会邀请他们来参加论坛。来展示他们在中国可以有怎样的作为。除了这些中小企业活动,我们还有其他的和大学间展开的活动,我们现在已经有好几个这样的活动。我们选出了40个大学生,我们会邀请他们来到中国,在北京进行两周的交流,和北京语言学院交流,我们还到深圳,也会在总部来进行这样的培训。这样可以帮助这些学生在今后规划他们的职业生涯,可以帮助他们访问这些企业的活动。我们希望通过这样和大学的合作,我们能够更好的培养下一代的人才。我认为这是和文化息息相关的。
我们遇到了很多的挑战,我们在讨论当中也讨论到了很多的挑战,但是我们认为,如果我们采取各种各样的步骤,采取行动的话,这些问题都是可以克服的。
王烁:你所说的英国是作为开放的一个开放体,但是包括英国在内,许多国家对于华为都有很多的疑虑。对于华为在海外的不管是兼并收购、业务拓展造成的一些额外的麻烦。怎么来应对这些问题?
在很多国家,比如说在英国,他们就是顾虑到华为在海外的扩张,人们提出了一些质疑。
Reinhard Waehlen:这是一个很敏感的一个环境,我可能没有办法很好的回答,但是我会尽力。谈到网络安全,多人确实说,如果相关的网络技术,是交给一家国外的公司,而这家公司是政府控股的政府背景,这是非常不合适的。我们要说,我们是一家私人的公司,我们只是在中国,并不代表我们跟中国政府有什么关系。而且我们从来没有雇佣过政府的特别是军队、国防里面的高官来到我们的企业来做任何的事情和任职。我们的人种,我自己本身就是一名工程师,我是一名曾经在部队里面任职的工程师,但是并不能代表华为就是一个军队背景的。我们是完全开放的一个公司,任何人都可以来我们公司考察、调查。
我们在英国也成立了我们的公司,也成立了相关的研发中心,所有的支持体系,英国政府定期的都会有专业领域的人才和专家来对我们的代码片断,来对我们的技术片断进行审核,来确保这一切都是干净的,没有任何的政府背景关联。
第三点我们需要做的就是,我们有一整套的档案记录。我们所有的技术储备,我们都有相关的文档备份。比如说我们在整个的系统架构里面的代码,我们都有相关的记录,如果有问题我们总是能够发现,但是目前还没有这样的情况。一旦比如说发现结构里面这一阶段有问题,我们能够确保说,他们都可以有档案进行追寻。另外很多的外资公司,他们在中国都有超过50%以上的控股比例的资格,而中国的公司到国外他们永远不能超过20%—30%的控股比例,这块才是我想跟大家探讨的。
王烁:非常感谢。大家都在考虑的重要问题,现在是不是投资英国的最好时期,很多公司都在怀疑,都在想,到底对不对?
Neil Banks:从我这个角度来看,内部、外部,事实上,很多的中国公司,他们对于欧洲抱有持久的兴趣,包括回报率和相关的税收制度。但是大家知道在下调阶段,振荡阶段,特别是欧元区主权债务危机也是导致欧元区这些国家在遭受这些非常时期。不管怎么样,会随着时间推移,会看到此类的投资和具体的落户行为越来越多,所以我的答案是:yes。
王烁:英力士作为一家化工公司,化工公司在中国、欧洲,面临着几乎是完全不同,至少是差别很大的监管环境,环保要求。怎么能够衡量好这些在不同的市场中的不同的监管要求和环保要求呢?
王雷:有关环保,我想我们作为一家石油化工公司,在这方面的管理相当严格。从我们公司的历史来看,我们在环保,特别是安全、健康、环保这方面来说,在整个化工界做的是相当名列前茅的。如果按照化工行业的一些数据来说的话,整个英力士集团在去年、前年甚至更早以前,我们在整个行业里面是事故率属于非常非常低的一个水平。同时我们也把这些最佳实践应用在全球各地的生产上,我们始终实行行业内最严格的安全健康环保标准,这样的话使我们的生产、销售跟制造永远处于领先的地位。
王烁:就是说,不论在欧洲运营和中国运营,你所采用的标准是一样的?这样在中国跟其他的也许要求低一点的化工企业竞争呢?
王雷:我们跟他竞争,一个是成本,最重要的是技术。我们很多产品上我们有领先的技术。比如说我们在苯酚生产上,我们是世界最大的苯酚生产商。用英力士的专利技术来生产同样的产品,其能耗和生产成本都比竞争对手低,这就造成了我们既符合安全、健康、环保标准,又能够在成本和技术上领先,从而能够保持公司的长期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