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世界迎来后疫情时代的第一年。疫情虽逝,挑战仍在。地缘阴云越来越沉重,全球化面临空前压力。科技进步犹如一把双刃剑,为人类带来前所未有便利性的同时,也让人不得不思索伦理与边界。气候危机不减反增,极端天气频发,人类生存发展的挑战真实可感。全球人口的持续增长特别是在欠发达国家和地区的增长,对粮食安全、健康平等在内的人类基本福祉亦冲击重大。
问题在前,答案可溯。远之,40多年前,中国在启动改革的同时对外开放,不仅营造了有利的国际环境,也为中国经济奇迹打下坚实基础;近者,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G20领导人峰会应运而生,进而发展成为协调世界经济治理的首要平台。同时,近年来人类在人工智能、生物科技、空间技术、新能源开发方面的突飞猛进,不断跨越对既有规律和模式的认知;而自全球金融危机以来,虽然协调合作的势头有所减弱,但局部的危机并未燎原,全球经济在疫情和地缘紧张的双重压力下,韧性犹在,未来可期。
前途只有一个:跨越意识鸿沟,填补信任赤字,实现共赢合作。只有重拾乐观协作精神、不奉私利为圭臬,以包容共情为基础、以推己及人为准绳,才能共解全球问题。
集纳与凝聚政策制定者帷幄运筹、业界精英一线经验、学者智库思想精华,以全体大会、并行会议、闭门课题会立体框架,财新峰会讲真问题,想好办法。
面对人口老龄化、出口下行和债务困境等多重挑战,中国经济如何找准新的增长模式和增长点?提振内需,宏观政策如何加力,货币和财政政策还有多少空间?下一步如何改善社会预期、巩固民企信心?实现高质量发展,地方政府新的作用和新的激励应该是什么?在经济转型升级中将会涌现哪些新机遇?“一带一路”倡议十周年,今年G20达成的印度—中东—地中海航运走廊、早前的欧盟全球门户项目(Global Gateway project) 等多边跨境基建和交通项目,未来将对“一带一路”带来哪些影响?
医疗服务和医药产业的发展水平,正日益成为影响中国人口和就业未来走势的关键变量。人口老龄化和少子化趋势,已经深刻形塑中国经济的基本盘。2022年,中国新生人口首次跌破一千万,年轻群体占总人口的比例将持续缩减。与此同时,就业问题尤其是年轻群体就业难问题日渐突出。人口与就业的结构性矛盾和日益沉重的养老负担无疑将成为未来中国经济面临的重要挑战。卫生费用不断增长,也成为全社会少子化的潜在风险因素。随着疾病谱的变化,卫生和医药产业政策也在调整,如何调整,方能适应新时代的变化,让全社会的健康水平、年龄结构不断优化?考虑到医疗和医药的变量调整,横亘在代际之间的就业难题、延迟退休等重大议题又如何在动态中寻求平衡?
在经历建交44年来的关系最低谷后,中美关系今年5月以来触底反弹:两国高层往来不断,新的对话机制不断成型,民间沟通重新启动,商业航班不断恢复。一切关注中美关系的人士,都在这桂花飘香的金秋,看到从巴厘岛到旧金山的希望。至此两国关系改善之际,未来中美关系挑战何在?大选季的美国国内政治演变又对两国关系带来哪些变数?最近的中东变局又可能对中美在该地区的博弈造成何种影响?
制度上的创新才最终让技术创新成为一种常态。创新不再是偶然。1870年之后,每十年人类社会就会出现蒸汽机级别的技术革新
中国的经济潜力和活力可以归结为增长潜力无限,活力还有待激发,要激发活力的根本出路就是坚持改革开放,这是大家的共识
中国医保制度建立已近30年,保障水平不断提升的同时,为提升国民健康福祉,还有哪些可改进空间?长期关注医改议题的李剑阁在第十四届财新峰会“破解人口负增长”主题午餐会上建议,对不同价格的同类药品可设定相同医保支付标准,不以低价为唯一报销导向,让患者拥有用药选择权。
【财新网】尽管过去一年ESG市场出现了“反ESG”运动和撤资波动,上海交通大学上海高级金融学院、可持续金融学科发展基金学术主任邱慈观11月10日在第十四届财新峰会“共解全球问题”上表示,ESG投资主流化不过十年,实践中正面比负面更多。
“欧洲与中国都是全球经济及其体系的重要支柱。着眼于各自的人民以及这个星球的利益,我们有着独立的行动,选择我们自己的道路。但与此同时,我们也需要为深化双边合作付出更多努力。”在11月9日上午于北京举行的第十四届财新峰会上,欧盟委员会执行副主席兼贸易委员东布罗夫斯基斯(Valdis Dombrovskis)以视频形式发表开幕演讲,并作出如此表述。
11月9日,第十四届财新峰会在北京开幕。财新传媒社长胡舒立在致开幕词时,对峰会主题“共解全球问题”解读称,今年是后疫情时代的第一年,中国和世界都面对巨大挑战。“我们希望能够直面这些问题,以开放的眼界进行探讨,寻求跨越意识鸿沟,填补信任赤字,实现共赢合作的答案。”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