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会议

2018中国改革横琴论坛

在人口老龄化与数字化转型并行的时代下,数字技术在银发产业新赛道上一路疾驰,养老服务正从传统模式向"智慧养老"加速转变。无论是居家照料、专业护理,还是医疗问诊、功能康复,数字技术正在应用于养老服务当中,为越来越多的乐龄人士提供关怀。

下一步,从政府政策引导,到科技企业创新,再到医院、养老机构、社区及家庭的落地实践,如何通过业务协同与数据联动,构建智能化养老生态?与此同时,在数字化浪潮汹涌来袭的当下,老年人作为数字弱势群体面临着诸多“银发鸿沟”,数字包容危机日益凸显。怎样通过"数字反哺"、打造适老化产品与服务等方式,弥合“银发数字鸿沟”?在老年人平等享受健康、陪伴、社交等智能化服务红利的同时,技术赋能与人文关怀如何平衡?

会议议程
  • 4月24日
09:00-09:30
【会议签到】

09:30-09:35
【欢迎致辞】

09:35-09:55
【主题演讲一】 发言嘉宾:
周延礼,十三届全国政协委员,原中国保监会党委副书记、副主席


09:55-10:15
【主题演讲二】 发言嘉宾:
党俊武,中国老龄科学研究中心原副主任


10:15-11:40
【课题讨论】 1. 智慧养老生态中,如何协调政府、企业、养老机构、社区的利益与诉求,打造多方协同的合作模式?

2. 智慧养老的推进更依赖顶层设计(如国家数据平台、统一标准),还是基层创新(如社区“一老一小”数字反哺试验田、科技企业创新)?智慧养老如何突破一线城市试点火热、基层渗透不足的困境?

3. 以数字赋能打通医疗服务“接入”养老机构的最后一公里,已让越来越多的老人受益。 如何让老年人从“被动学习”转向“主动拥抱”智慧工具?如何通过“数字反哺”、培训“数字银发志愿者”等方式,让年轻人或低龄老人帮助高龄老人跨越数字鸿沟?

4. 老龄社会是超级蓝海,大量支持智慧养老产业政策出台,但当前智慧养老产品普遍存在“叫好不叫座”现象,如何真正实现市场发展空间的拓展与资源的提供增加?

5. 如何推动“技术集成创新”(如物联网+AI+机器人),解决单一技术场景适配性差的问题,打造真正互联互通的智慧养老生态?

6. 当 AI 护理机器人、远程问诊等技术逐步替代人工服务时,过度依赖技术会否削弱亲情 纽带?如何优化人性化与技术化的平衡,保留养老服务中不可替代的情感价值与人文关怀?

7. 很多养老设备存在隐私协议模糊问题,如何构建政府、企业、社区联动的养老数据平台,确保数据互联与隐私保护的平衡,既实现健康监测、紧急救助等关键功能,又保障老年人隐私权?

8. 社区或养老机构在部署智能终端(如跌倒监测、一键呼叫)时,如何降低运营成本,实现智慧养老服务的可持续下沉?

9. 数字技术赋能下,智能康复机器人的高成本与老年人支付能力之间的矛盾如何破解? 如何扩大普惠型养老服务的覆盖范围?

发言嘉宾:
钟仁耀,华东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上海市老年学学会副会长
党俊武,中国老龄科学研究中心原副主任
郑璇,中国老龄事业发展基金会副秘书长
周兆林,海尔智家副总裁、海尔康养产业总经理
梅珑,上海叁联人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
许之怿,养老行业知名投资人,浙江大学银发经济创新创业人才训练营特邀讲师
赵春波,上海得印科技有限公司CEO

主持人:
蒋飞,财新传媒华东新闻中心主任,财新数据总编辑


11:40-12:00
【互动提问】

相关报道
主办
2017夏季达沃斯夜话
2017夏季达沃斯夜话
协办


公益支持





财新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