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彭文生:应对欧债危机-中英投资与贸易对策

2012年07月02日 15:51 来源于 财新网
在6月28日的中英贸易投资峰会:奥运经济与商业机遇上,中国国际金融有限公司首席经济学家彭文生发表了题为“应对欧债危机-中英投资与贸易对策”的主旨演讲,以下为演讲实录:

  彭文生:各位来宾大家下午好,非常荣幸今天有这样一个机会,讲讲我对欧债危机、中英经济合作的一些看法。

  首先这个题目不是我自己定的,这是一个命题作文,所以大会组织者要求我就怎么样应对欧债危机、中英投资和贸易对策讲一些看法。这是一个很广泛的命题,我是做宏观研究的,我还是讲讲宏观的形势。

  我想讲三个方面,既然是中英,首先要讲一下英国和中国各自当前所面临的经济挑战以及问题。主题是应对欧债危机,所以我先讲讲怎么看待当前的欧债危机的演变,对于全球其他经济体,尤其是我们中国、英国的影响。最后从宏观的角度、金融的角度,谈一谈中英之间可以合作的方向。

  首先讲讲英国经济,如果看经济的数据,今年第一季度经济数据的显示,英国经济陷入了全球金融危机以来第二次衰退。去年四季度英国经济的缓比增长是负的0.3,一季度是负的0.2,如果大家连续两个季度做一个标准的话,英国经济现在是第二次衰退,全球金融危机以来。

  英国的经济增长比较低或者是陷入第二次衰退,疲弱,有三个原因。一个原因就是财政紧缩的影响,全球金融危机以后,英国政府为了挽救金融体系,增加了很多的政府的开支,同时为了应对经济衰退所带来的困难,财政开始增加,税收减少等等。所以这种导致英国政府的债务负担,今年达到了GDP的90%,去年是86%,大家知道到了这个水平是一个比较值得担心或者警戒的水平,所以英国政府实际上也面临财政紧锁的压力,无疑对经济是有一些影响。

  第二个方面,就是银行信贷的紧缩。这个和经济本身弱有关系,更大的原因是和欧洲债务危机有关系。所以说受欧洲经济,欧元区债务危机的影响,迫使银行风险降低,信贷紧缩。

  第三个方面是汇率,实际上英镑的名义有效汇率差不多3%的升值,主要是反映了欧元的贬值。

  为了应对经济的衰退,我们看到英国的政策当局已经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值得一提的是有两轮的所谓“量化宽松”以后,最近英国财政部和英格兰银行,要提供低于市场利率的资金,给英国银行,条件是银行要把这些资金贷给实体经济。当然这个细节我们现在还不知道,作为市场现在还在等待英国财政部和英格兰银行相关的细节出台。最近美联储的主席在他的国会听政里面,也提到英国最近的政策措施。说明在政策当局都在关心有一些什么新的途径来帮助经济。仔细想一想,有财政部和中央银行来提供低于市场利率的成本给银行,然后指定银行必须贷给实体经济,给人感觉好像是回到了发展中国家,或者我们中国过去、现在做的事情,所谓的定向信贷的要求,也也是反映了现在的经济确实是对于政策而言是很大的挑战,大家都在寻求一个有效的方法帮助实体经济。但是刚才讲到我们还在等待细节,不确定性还是很大的,对于经济的帮助有多大,下面还看不清楚。整体的判断就是短期内英国经济尤其受欧债危机的影响,可能还是一个相对比较疲弱的状态。根本的问题可能不是量化宽松或者是货币政策,可能还是一个结构改变的问题,结构改革的问题,英国经济可能过去在金融服务行业做的很好,经济对金融服务的依赖很大,全球金融危机以后,我们看全球整个金融行业在一个紧锁的态势,而且这样一个紧缩的态势可能不是一两年三四年的时间,这是一个相当长的时期。这对于英国这样一个传统依靠金融服务经济体来讲,挑战,结构改革,结构的调整,压力就比较大。这是讲的英国经济。

  下面讲一下中国的经济,我们中国其实也面临一个挑战,就是怎么样在稳定增长和调整经济结构之间取得一个平衡。短期来讲,经济自主的增长能力、增长动能比较弱。二季度、四五月份的数字显示,估计二季度我们的经济增长大概只有7.3%。7.3%的水平本身倒不是很低,我们已经看到虽然经济增长有明显的下降,但是实业问题没有明显的恶化,整个就业市场应该说还是比较好。我们也看到一些迹象,工资上升的幅度有所下降,反映经济增长放缓对劳动力市场的影响。应该说总体比较充分就业的状态,没有根本性的变化。所以说从这个意义上讲,我们担心的问题或者我们中国现在担心的问题,倒不是说现在的增长率本身已经很低,而是下行的风险有多大。过去几个季度增长比较大的,比较快速的下降,四季度是8.9%,一季度是8.1%,二季度估计是在7.3%,如果这个势头不能阻止还会往下走。

  下行的风险一个是外部需求,尤其是欧债危机的影响,再就是内部的企业,包括地方政府在过去几年,信贷扩张,整个经济的信用扩张比较大,所以现在已经到了一个所谓的,我认为到了一个有一定程度的趋杠杆的压力,房地产趋泡沫,相关的企业,尤其是非金融的这些上市公司,有一个“趋杠杆”的压力。这些趋杠杆的压力和趋泡沫的压力,都是对投资有比较大的负面的冲击。所以这是从内部需求来讲,短期面临的一个下行的风险。

  面对这样一个增长下滑的态势,宏观政策我们也做了一些调整。比如说政府的基建投资的力度加大,比如说货币政策这一块,5月份降低存款准备利率等等,去年我们的宏观政策力度期已经有所加大。我们现在估计,看目前的货币条件,实际的贷款利率还是比较高。我们现在要看贷款利率和企业的出厂价格比较,我们实际的贷款利率,现在接近GDP的增长率,在过去十几年来讲是比较少的情况,反映融资成本比较高。在这种情况下,我们的基本判断是,未来货币政策力度操作还会继续,7月份降低存款准备劲旅,8月份会进一步降低基准利率。

  在这样一个政策的扶持之下,我们的一个基本判断是二季度有可能是一个短周期的底,三季度小幅反弹,经济增长回到7.6%,四季度到8%左右。我们中国经济虽然未来几个季度可能会有稳定下来,有一个小幅的反弹,但是不会是一个强力的反转。我们也有一些结构性的问题,主要体现两个方面:一个是可持续的增长率,因为劳动力市场比较紧张,所以可持续的增长已经明显的下降。靠过去传统的财政货币政策来刺激经济增长,它的空间是有限的,我们应该靠结构性的改革提高效率,提高经济的潜在的增长力。第二个是房地产的问题,我们看到最近货币政策这一块利率有所下降,对房地产的信心也是有一个比较大的支撑,所以看到一些房地产市场回暖的迹象,这就给宏观经济政策带来问题,带来什么问题?就是房价其实并没有怎么跌,现在又开始回暖,未来会有怎么样的走势。

  我的一个基本判断是:现在的社会状态,和我们政府的政策,房价进一步上升的力度是有限的。这意味着什么呢?意味着房价如果真的有明显的转向的话,对宏观政策会是一个制约,如果房价真的回头,刚才讲的货币政策的进一步的宽松,包括进一步的降息,不确定性就大了。所以我们现在宏观经济因为房地产的问题,面临一个“两难”的境地,房地产不好,投资会下降,经济需求会放缓。但是如果政策的放松,掌握不好又会导致房地产回头,回头以后,政策又要重新的紧。所以这是我们讲的刚才两个大的因素,劳动力市场,一个是房地产市场的演变对于经济的制约。 所以中国经济和英国经济一样,虽然程度不同,表现不一样,但是都是面临一个怎么样在稳增长和调结构之间取得一个平衡。下面就涉及到影响中英两国的当前最大的问题,就是欧债危机。我们从中国这边来看的话,不是那么清楚,至于欧洲各国家之间,政治的博弈、演变,不确定性很大。跟欧洲人聊,也有很多不同的观点,我们在这边看的更是雾里看花,但是怎么看这个问题?我想我们可以从两个方面:第一,长远的出路在什么地方?第二,从现在这个状态,达到长远的出路会是怎么样的路径?长远的出路是两个方面:第一,进一步的财政金融一体化,比如最近讨论的比较多的统一发债、银行联盟,银行联盟就是,同一个银行监管,同一的存款保险,同一的银行救助,财政一体化,和金融一体化的加强,背后是什么呢?背后实际上带来的是财政转移,带来现在的债权国像德国要多付一些钱,德国人肯定是有一些意见和一些阻力的,所以第二个解决之道就是结构改革,增加政府的经济的竞争力,也就是说靠自己。这两者都是不可相互联系的,不可缺一的。如果关系只往财政金融一体化,债权国有意见,因为长时间的财政转移是有问题的,但是如果没有这个财政转移支付,没有这个财政和金融一体化,只靠债务国进行结构改革,这个太痛苦了,所以需要双方的一个协同,一个合作。但是问题就是,这是一个比较理想化的状态,这就涉及到双方的一些博弈,不仅是政府之间,还有社会公众的一些意见。所以,这是一个长远的目标比较清楚,但是路径是不确定性非常大的状态。如果看过去两年,基本的态势是什么呢?是市场压抑导致市场波动,然后迫使政府采取一定的措施,政府一些措施出来以后,市场短期内稳定下来,但是很快意识到,这不是长远的出路和解决之道,所以市场压力又增加,这样一个循环的过程。但是最近一个不好的迹象就是政府需要推出政策的力度越来越大才能稳定市场情绪,而且间隔时间越来越短,也就是说市场给欧洲政府的一些,达到长远的解决之道的时间不多了。所以说,现在是一个比较关键的时候,我们看以后在这个路径中间可能的风险点,一个就是西班牙、意大利,最近融资成本,国债的收益率大幅度的上升。所以我们看到,欧盟已经同意给西班牙提供低于市场利率的资金里救助西班牙的银行体系,这个可能还不够,形势演变下去,有可能西班牙会成为向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寻求援助的一个比较大的国家,这样的情况发生的话,可能对于市场的冲击更大一些。其实受援助背后有很多的挑战,结构改革,包括现在债权人的承担损失的问题。

  现在的财政紧缩和债务国的资金外逃现象,对经济的打击已经越来越明显了,这对世界经济的打压,实际上是对整个财政结构调整的可持续性提出了一个疑问。所以现在的这种小步的向前推进的这些措施,能否真正把市场稳定下来,这是另外一个比较重要的风险点或者关注点。再就是希腊的问题,希腊最近第二次大选以后成立了联合政府,但是短期内虽然避免了希腊退出欧元区的风险,但是长期问题没有根本解决。把这些问题放在一起,对于全球经济,对于中国,对于英国意味着什么呢?意味着我们面临一个非常疲弱,不确定性很大的一个外部环境,对于经济的影响体现在三个方面,一个是信心,因为欧洲的问题,对于前景没有信心,那就影响你的消费,尤其是影响企业的投资,因为我看不清楚,看不清楚两年以后,三年以后是一个什么样的态势,我怎么敢投资呢?现在大家都讲,要看股市的估值,现在欧洲的股市只有美国的50%,是不是欧洲已经足够便宜了呢?是我们大幅度增加对欧洲投资的机会呢?市场显然不是这样看的,市场为什么不是这样看,就是欧债危机这个巨大的不确定性,到底怎么演变,所以这个信心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影响了风险偏好。第二个就是银行信贷的紧缩,欧债危机主权债务危机和银行危机的一个交织,带来的问题就是欧洲银行紧缩,而欧洲银行,包括英国的银行体系,在整个国际金融里面好像发挥了一个非常重要的作用,过去这么多年来。所以欧洲银行体系的紧缩,对整个经济不仅仅是欧洲经济,对于新兴市场,对其他地方都是有一个不好的影响。

  第三个就是实体经济来讲,欧洲是重要的贸易伙伴,欧洲是中国的第二大贸易伙伴,占出口的14%,欧元区是英国最大的贸易伙伴,占英国出口的差不多50%。所以说,欧洲的问题对于中国和英国,都是一个重大的影响。把这些放在一起来看,我们整体一个基本的判断就是,看不到非常明确的大幅度改善的一个前景,总体的外部需求,不仅仅是外部需求,还包括整个金融市场的信心,可能都是在一个相当长的时间,处在一个比较疲弱的状态。

  这里面其实我想稍微插一句,我们看欧洲问题,表面上看是债务危机、银行危机,是货币一体化和财政一体化、金融一体化不配合等等这些问题,其实背后我认为最根本的问题,如果没有实体经济的改善,其实就是财政一体化、金融一体化也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之道。根本的问题就是,包括美国在内,整个发达国家在过去20年,在人口红利的推动之下,金融市场自由化、全球化的政策推动之下累积的问题,最主要的体现就是资产泡沫,信用大幅度扩张,而到了文化这个阶段,资产泡沫破灭以后,这些都是不可持续的。怎么消化?大家觉得政府战略问题,但是自己想一下,政府的战略问题是谁的资产,是私人的资产,这些资产在红利的市场,在比较好的时间,大家就觉得它很好,现在到了什么呢?到了经济增长不可持续的时候,人口老龄化的时候,这些资产都要贬值,本质上讲是过去累积的资产要贬值,贬值可以是有序的,也可以是无序的。如果政府调结构的情况下会好一些,包括退休年龄的问题,过去的社会保障体系很好了,那是在人口红利的时候可以持续,现在不可持续了,就要进行调整。不调整怎么办,不调整就是无序的通过金融市场波动资产贬值来实现。过去老一代人所累积的资产对社会资源的占有太多了,现在需要进行调整,给年轻人一些空间,这样整个经济才能恢复到一个相对比较平稳的状态,可持续增长。所以这是我想讲的一个经济的问题。

  最后,在这样一个大的背景之下,中英之间可以进行合作的一些大的方向,就是结合中国和英国未来几年的发展态势,我想金融合作可能还是最大的最有潜力的。这里面主要体现两个方面:一个就是伦敦是全球的金融中心,大家都知道,本身是有很多的优势。所以伦敦作为全球的金融中心,在我们中国资本债务开放、人民币国际化的过程中间,必然会起到一个相对比较重要的作用。人民币国际化,因为中国的金融机构也要走出去,走到全球金融中心是一个最重要的出路。从这个意义上讲,伦敦作为全球金融中心,在中国的金融改革开放中间,是一个重要的合作的领域。

  其实不仅仅中国在人民币国际化过程当中需要伦敦,其实英国的金融服务业也面临挑战,也需要中国新的增长点,刚才讲的,英国过去的经济比较多的靠金融服务业,现在全球金融紧缩。新的增长点有来自中国,来自过去相对比较封闭市场在开放过程中提供的机会。其实英国和中国之间相互可以借鉴的,可以相互协作的领域,其实在金融领域很多的。我举一个例子,一个重要的领域就是中国和英国的银行体系,有一个共同点,都是一个集中度过高的银行体系,和美国是有很大的差别,美国有7000家银行,除了几家大的以外,大部分都是中小银行,所以看到全球金融危机以后,美国很多小银行破产,实际这种破产是很好的事情,意味着竞争,意味着为当地的经济提供更好的金融服务。而中国和英国的银行体系都是过度集中,被几个大的银行垄断的金融体制。所以我们两国都面临怎么样降低银行集中度的问题,怎么样发展中小金融机构,这样一个共同的挑战,怎么样降低银行的准入门槛,怎么样通过这种监管框架的改革等等。这方面也是可以合作的领域有广度和深度。

  我就先讲这么多,不对的地方请大家批评指正,谢谢。

  

责任编辑:财新网 | 版面编辑:胡分海
财新传媒版权所有。
如需刊登转载请点击右侧按钮,提交相关信息。经确认即可刊登转载。
财新微信